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采用寬帶可調諧掃頻紅外外腔量子級聯(lián)激光器,測量高爆炸性炸藥的吸收光譜,分析爆炸傳播過程。
測量高爆炸藥爆炸過程可為優(yōu)化爆炸性能、了解爆炸對周圍環(huán)境的效應及控制爆炸火球內部的化學反應提供信息。其中,光學測量存在光譜分辨率不足、缺少吸收特征譜等問題。研究人員研制了可調諧掃頻外腔量子級聯(lián)激光器,利用寬帶中紅外光譜儀技術測量爆炸期間和爆炸后100s的吸收光譜,分析了爆炸火球傳輸。激光器波長為4.35~4.88μm,光譜測量頻率100Hz,分辨率0.15~0.3/cm。研究人員對4種各14g的高爆炸藥(PBXN-5、Comp B、PETN和硝基甲烷/高氯酸銨)進行了測試和模擬。結果表明,在爆炸過程中,中紅外輻射主要來自顆粒物;氣體燃燒產(chǎn)物濃度會隨時間變化,并與初始膨脹、冷卻和擴散混合有關;爆炸后1~100s內,CO:CO2和CO:N2O的濃度比恒定。